拾荒老人專注繪畫40年,妻子絕望攜子離開,專家:把妻子追回來吧,畫得太一般

江西贛州的街頭,有一位蓬頭垢面、衣衫襤褸的拾荒老人,他正在用左手拿著石灰、粉筆在破木板上一筆一筆地認真作畫。

許久,破木板上竟出現了一副栩栩如生的畫作,在場之人無不驚歎、稱奇。

若不是親眼所見,大家怎麼也不會相信如此精美的畫作竟是出自一個一身破爛的「拾荒人」之手。

據周圍人說,眼前這位老人居然還 曾是中國第一批「鑲金邊兒」的大學生,畢業後曾任教于江西某院校,還有妻子和兒子,一度生活美滿,家庭幸福。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他現如今落得窮困潦倒、拾荒為生的下場呢?

眼前這位鬍子拉碴、身材瘦削的老人到底是誰?他究竟經歷了什麼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的呢?

徐榮發及其畫作

考上大學 前途光明

原來這位老人名叫徐榮發,1956年出生于江西贛州。徐榮發從小性格內向,比較孤僻,不喜歡與人交流。

別的男孩兒們都是紮堆兒四處跑,去河裡摸魚抓蝦,嬉戲打鬧。可徐榮發喜歡安靜,他很少出去玩,也沒有什麼玩伴。

但他對繪畫很感興趣,畫的畫也非常好,鄰居們見了都誇他,叫他「小畫家」。

而從小就成績優異的徐榮發也確實趕上了一個好時代。1977年時,全國恢復大學聯考,徐榮發把握住機會,憑藉自身的成績優勢從不計其數的考生中脫穎而出,成功拿到了參加大學聯考的資格,還順利的考上了大學。

徐榮發及其畫作

那個年代的大學生可謂是天之驕子,像徐榮發這樣的知識份子就成為了十裡八鄉的大名人,一時間豔羨之聲不絕于耳。

在接受了四年大學進修之後,1981年,徐榮發大學畢業。畢業後他被分配到南方冶金學院當起了美術老師。

當時,美術老師的薪資並不算很高,但是對于一般人來說,維持生活是不成問題的。

在許多人眼裡,徐榮發的人生是非常成功的,他學歷高、工作好、收入也穩定,如果就這樣下去,他的一生一定不會過得差。

徐榮發

事實也確實如此,工作之後的徐榮發沒過多久就經人介紹認識了後來的妻子,婚後二人恩愛有加,而隨著倆人孩子的出生,這個三口之家可謂是幸福之極!

不甘平淡 「下海」闖蕩

然而,外人眼中的幸福不過是徐榮發眼中的按部就班而已,他的內心其實更加嚮往外面的世界!

由于徐榮發平時很內斂,不善與人交際,性格還特別倔強,不願意討好上級,當同資歷的其他老師們都開始升遷加薪的時候,他卻在同一個崗位一待就是15年,見到別人的生活都過得風生水起,徐榮發心裡特別苦悶,他不甘于一生就這麼平淡的度過。

在現實生活中不得志的他,只有在繪畫中才能寄託自己的情懷。此後,他更加癡迷于畫畫,希望有朝一日能實現他的繪畫夢想。

徐榮發繪畫作品

後來,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國家經濟發展迅速,許多行業爭相綻放,不少優秀的人都通過各行各業顯露出自己的才能。

徐榮發趕上了時代的熱潮,這番好景象影響了他,于是,不甘于平凡的他也決定獨自出去闖一闖。

徐榮發向妻子說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妻子卻反對他出去,認為外出闖蕩並不適合他,幾番爭論過後,他依然不顧全家的阻撓,始終維持己見。

1996年,徐榮發向學校遞交了 「停止留薪」的申請,他想要自己出去闖一闖

徐榮發及其畫作

然而,校領導雖然欣賞徐榮發的才華,但認為他的性格不太適合外出闖蕩,就對徐榮發進行了多次挽留,奈何徐榮發還是不聽,最後校領導只好同意了他的申請。

殊不知,正是這個決定,就此改變了徐榮發的一生。

之後,徐榮發一個人千里迢迢,踏上了去往廣東的路,他希望在那裡可以靠著自己的能力打拼一番,獲得更好的職位和待遇,並尋求繪畫的突破。

可是夢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在廣東的生活並不像徐榮發想象的那麼美好。雖然他很努力、很積極地去尋找機會,但像他這樣的性格很難被世俗所接受。

徐榮發及其畫作

剛開始他四處找工作,但是他已經40多歲了,許多年輕人比他活潑、優秀、專業水準高。像他這樣不善溝通,專業水準一般的中年人自然不吃香。

儘管後來徐榮發勉強找到了一所學校願意給其機會,讓他教授美術,但是沒過多久,他就因無法達到領導預期而被辭退了。

雖然理想的熱情就這樣被現實澆滅了,可徐榮發並沒有灰心,他堅持一邊在家繪畫,一邊找工作,然而回應他的卻是一次次的碰壁。

轉眼間,徐榮發外出闖蕩已經一年了。期間他不僅沒有實現新的突破,反而徹徹底底感受到了這個社會激烈的競爭。

由于他在江西學院「停薪留職」的期限是一年,所以1997年假期的時候,南方冶金學院開始催他回去上課。可此時的徐榮發仍然不甘心,他倔強地選擇繼續留在外地掙扎,遲遲不肯回去。

然而幾個月後,情況依舊沒有轉變,徐榮發絕望了,他終于接受了自己不適合在外拼搏的事實,于是他黯然地回到了贛州,想要在學校裡吃一份安生衣食。

可是,現實生活再次給了這個尋夢者狠狠地一擊……

徐榮發

回到江西 面臨失業

回到贛州之後,他以為還可以在以前的學校繼續當老師。可萬萬沒想到的是, 當他回到學校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早已經被辭退了。

校方解釋說:當時南方冶金學院的美術老師只有徐榮發一個人,可徐榮發已經過了「停薪留職」的一年時間,期間他們也曾多次催促,可徐榮發還是在外長期不肯回來。

考慮到學校的發展,只好將他辭退,聘請了另一位美術老師,而現在學校美術老師的崗位已經滿額了,沒有多餘的空缺,無法在聘請徐榮發了。

徐榮發聽到緣由之後,沒有跟學校做過多的糾纏,一個人默默地回了家。

徐榮發

失去了經濟來源後,徐榮發家裡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糟糕,米、面沒了,只能靠妻子去撿別人丟棄的菜葉子支撐生活,一家人過著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

看著妻子整日辛勞,換來的東西仍舊食不果腹,徐榮發也曾嘗試拿著自己的畫作去售賣。

儘管他的作品畫得很好,表面上挑不出毛病,可是市面上不流行他畫的那一款,導致其作品一直無人問津。

徐榮發繪畫作品

這時,徐榮發的妻子勸他出去找工作,好讓兒子吃飽飯。可沒想到徐榮發不但沒有扛起一個男人應該承擔的養家責任,反而瞞著妻子拿出了家裡唯一的一點積蓄去買了畫畫用的顏料和筆。

之後,他便不顧一切地一心撲在作畫上,研究如何創造出更加優秀的作品,把對妻子和兒子的責任徹底地拋諸腦後。

看著學榮發整日癡迷畫作,對自己母子倆不聞不問。妻子徹底寒了心,于是她帶著兒子絕望地離開了徐榮發。

窮困潦倒 禍不單行

妻子的離開使徐榮發痛苦萬分,可對此他卻無能為力。而沒有了妻子和兒子的牽絆,徐榮發更加不顧一切開始作畫,企圖借此來掩蓋內心無盡的苦楚。

徐榮發及其作品

由于沒有經濟來源,徐榮發過得極其窘迫。但是他一直沉迷在畫畫的世界裡,自己也感覺不到有多苦,很多時候他甚至連續幾頓不吃飯,一直餓到扛不住或者極其疲倦的時候才會吃點兒東西或者睡會兒覺。

為了支撐自己作畫的夢想,身上有點錢的時候他也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全部拿來買顏料買畫筆;而沒有錢買的時候,他就去街上撿別人丟掉的粉筆、木炭和破木板,用這些來繼續畫畫。

在這種忘我的情況下,徐榮發的畫畫水準越來越高,但可惜的是,他的畫依舊是沒有市場。無奈,為了生活下去,他最後只能靠拾荒為生。

徐榮發及其作品

可俗話說「麻生專挑細處斷,厄運只找苦命人」。癡迷作畫的徐榮發還未迎來人生的轉折,就被厄運先盯上了。

2004年,徐榮發突然中風,全身開始麻木,幸好治療及時才不至于癱瘓在床。但事後他的右手和右腿幾乎失去了知覺,這對生命中只剩下畫畫的他來說,無疑是最致命的打擊了。

可徐榮發並沒灰心,在休息了一段時間後,他又拿起了畫筆。但生理上的病痛並非有強大的意志力就可以克服。

由于畫畫時右手總是失控而不斷地抖動,他完全無法按照心內的想法去作畫。

儘管他嘗試著用力把手按在木板上,使之稍微穩定一些,可如此試了幾次後,做出來的畫完全不能與之前相提並論。 于是他想出一個辦法,就是用左手畫。

儘管這個改變非常困難,但徐榮發還是堅持練習,經過數年的磨練之後,他的左手終于也可以像右手一樣作畫,甚至可以比右手畫的還好。

徐榮發繪畫作品

在這樣極為艱難的條件下,徐榮發一畫就是十多年。這期間,他終日不能溫飽,身上穿的衣服更是掛滿了補丁,整天流浪在垃圾堆裡收集畫畫用的材料。

可是,徐榮發不覺得苦,在他看來,只要能讓他繼續畫畫,他的人生就有意義!

意外走紅 「瘋子畫家」

2008年,有一位江西的遊客見到了在街頭畫畫的徐榮發,他看了徐榮發的作品後非常驚訝。于是便詢問了徐榮發的情況,卻沒想到他的人生經歷如此復雜。

于是他在網上發佈了徐榮發的作品,還將他的故事寫成帖子發表在網上,網友們看到帖子,紛紛對這位集大學生、美術老師、流浪者三重身份為一身的老人充滿了好奇。

徐榮發繪畫作品

不久,徐榮發迅速地走紅網路,他的事蹟也被更多的網友所知道。網友們看到徐榮發的作品後,都極為驚歎。

網路上對他的評價很多種:有的網友感慨于他的經歷稱他為「瘋子畫家」;有的網友揣摩他畫中的思想靈魂,認為有著很高的價值,稱他為「中國梵古」。

網友的熱議也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他們來到了江西街頭,找到了徐榮發,接下來便發生了開頭的一幕。

徐榮發及其作品

在徐榮發家裡,記者看到很多他的作品,但基本上都是黑白色調的。只有一張使用了油彩。

與徐榮發溝通後,才知道油彩的畫是一位年邁的母親在廚房裡做飯,而徐榮發之所以把這幅畫精心地裱裝起來,就是為了表達他對母親的無盡懷念。

徐榮發及其作品

當人們問到他怎麼看待網友稱他為「瘋子畫家」的觀點時,他搖搖頭說,太炒作了,自己之所以用破木板畫畫,只是因為買不起畫板,並不是有意為之。

可看到現在的生活環境如此惡劣,被問及對當初的決定是否後悔時,徐榮發眼睛裡談及自己作品時流露出的精光黯淡了下去,雖幾欲張口回答問題,可直到最後也沒有說出自己心中的答案!

談及家人時,徐榮發說他現在唯一的牽掛就是他的兒子。他說他兒子在天津讀書,很優秀,是他的驕傲。他希望兒子可以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只是對徐榮發的兒子來說,他到底怎麼看待自己的父親?是因父親的行為而不解或怨恨,還是尊重父親對夢想的執著,我們不得而知。

後來徐榮發的事情也被當地的文聯美術協會獲知,文聯的負責人表示如果徐榮發的畫作足夠優秀,他們會考慮邀請他加入文美協會,使其能夠有一個較為穩定的收入。

可當他們看過徐榮發的作品後,負責人卻說徐榮發的作品很一般,並沒有達到入會的水準,更沒有網友描述的那麼神乎其神。

如今的徐榮發依靠低保勉強度日,但他依舊沉迷于自己的繪畫世界。幸運的是,有一部分網友非常欣賞他的才華和精神。

已經有網友們開始為其籌備募捐繪畫的工具,對此徐榮發心懷感激。

其實,不管外界的評價如何,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很多人只顧賺錢,而忽略精神追求,像徐榮發這樣有著對夢想純粹追求精神的人,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徐榮發及其作品

在英國小說《月亮與六便士》中,男主人公人到中年,突然為藝術著魔,放棄優裕美滿的生活,和妻子離了婚,自己一個人跑到偏遠離世的小島上開始一心畫畫,不惜過著悲慘的生活,也要把自己生命的全部價值注入到畫布中。

最後在與貧窮和疾病的纏繞中客死異鄉,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而在其死後,生前無人問津的作品轟然問世,居然被抬到高價。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徐榮發的經歷與之何其相似。

其實無論目前徐榮發的作品是否為大眾所接受,他的畫作也屬于一種特殊時代的產物。

相信徐榮發要的也並不是美協或眾人的接受或讚美,他為的是自己對藝術無盡的追求與堅持,甚至他自己本身早已經成為藝術的一部分,這種精神境界值得世人的一句肯定的。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