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發展,教育在進步,學生的學習模式和學習難度都在發生著變化, 家長想輔導功課越來越難了。
家長經常發出感慨,連小學功課都輔導不了,按理來說這一代家長平均學歷也不低, 哪怕是高中學歷輔導小學功課也應該綽綽有余了,為什麼還會覺得勝任不了呢?
因為現在的小學題很靈活,不像以前那樣一板一眼的了,而且很注重細節,跟家長上小學的時候有一定差別, 這就導致很多題目家長認為的正確答案其實是錯的。
小學生自律性差、知識儲備量低,學習離不開家長的監督和指導,小學生家長每天放學后查看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是必備的, 王女士就是一位對孩子教育極其重視的家長。
王女士從孩子上一年級開始就堅持每天檢查孩子的作業和在校學習的情況,在她的嚴格監管下,兒子的學習成績一直很不錯,這是王女士很自豪的一點。
一天她照常打開孩子的書包,拿出了習題本檢查, 其中一道錯題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其中有一道習題是「 列豎式計算1.2+6.8」,這是一道很簡單的算術題,王女士以為是兒子馬虎才錯的,可往下一看兒子算出的答案是「8」, 這明明是對的,老師為什麼要判錯呢?
王女士認為小學階段學習難度雖低但是卻很重要,是培養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 老師無緣無故地否定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越想越不服氣,于是王女士去找老師理論。
本來攢了一肚子火要發,卻在聽完老師的解釋后都憋了回去, 老師說這道題要精確到小數點,列式算出來的結果是8.0,正確答案就是8.0,注重細節的好習慣不養成以后考試中也要丟分。
王女士本來是先來找老師的問題的, 結果卻反被「打臉」,老師的話讓她很羞愧,并向老師道歉是自己太過于沖動和魯莽。
王女士沖動的行為也是給家長提個醒, 當對老師的教育方式不滿或者和老師產生的分歧的時候,不要被情緒支配,要冷靜下來確定問題再去好好溝通,否則就會發生這樣的尷尬的事情。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這不是家長的錯,明明就是老師和題目的問題。
網友認為題目出得不夠嚴謹,沒有注明要精確到小數點,小學生也算出了正確的結果,只是少寫一個小數點并不影響結果是8的事實。
有這樣想法的家長不少,但是也有很多家長出來反駁。
認為老師沒有做錯, 數學就應該是嚴謹的,即使有沒有小數點都是8也必須必要按照要求回答,這不僅僅是一道題的對與錯, 也代表學習的好習慣。
老師給判錯沒毛病,如果縱容學生的不細心最后只會害了學生, 等到正式考試中一樣會丟分,學習習慣要從小培養。
筆者認為老師不會無緣無語判錯一道題去為難學生,對錯是分明的, 在學習上不能模棱兩可,老師判錯能讓學生長記性,這才是對學生好。
在教育上每個人有不同的想法,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是正確的,和老師的教育方法產生分歧并不奇怪, 不能因為是老師就要無條件的包容,所以家長敢于向老師提出質疑是好事。
老師和家長本就是平等的關系,有什麼不滿說開了就不會影響感情了,對學生的學習也更有好處,但是要講究方式方法, 因為一時的沖動影響和老師的關系就得不償失了。
例如以上這位王女士就是反面案例,在發現老師給孩子盤錯題后沒有詢問孩子就去找老師,而且態度強硬, 最后發現是烏龍最尷尬的還是家長自己。
老師和家長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學生的學習在努力,所以老師和家長應該是合作伙伴, 不應該是敵對的。
最后筆者想說,學生在學習上如果沒有嚴謹的精神,隨著年級的增長會更加吃虧, 早點改正不足才能為以后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不僅老師要注重這一點,家長也不能忽視。
今日話題:你覺得老師判錯有問題嗎?